掌柜说:为什么中印尼教育观念如此悬殊?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中国和印尼两国在教育观念上的差异。我自己是跨国婚姻家庭,娶了印尼太太,有两个孩子,所以能够强烈感受到其中的差异,下面王掌柜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中国教育观念:重视学业,竞争激烈

在中国,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从小开始,孩子们就被安排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周末基本被“学习”占满。高考更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中国14亿一共3000多所高校,只有成绩足够好,才能上大学,才能有更好的出路。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家长间的“无形竞争”。看到别人的孩子成绩好、上了名校,自己的心里就不免焦虑。但其实放在当下,名校也不一定意味着更好的就业。

印尼教育观念:注重幸福,全面发展

反观印尼,他们的家长却很少给孩子施加学业上的压力。印尼家长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生活,而不是单纯为了分数和名校。印尼的学校课程安排比较宽松,小学到高中基本都是上半天课,孩子们在课后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用来玩耍、发展兴趣爱好。还有一点很特别,印尼的教育产业基本上20%是公立教育,80%是私立教育,大学教育非常产业化,印尼2.8亿人口,但有4000多所高校,在上大学这个事儿上,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几乎人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

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

这背后,其实和两国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在中国,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高,教育竞争自然变得激烈。

在印尼,社会更加宽容,多样化的职业选择让学历不是唯一出路。技能和兴趣也能成为孩子成功的途径。

还有文化上的影响。印尼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宗教都倡导内心平和、珍惜当下。这种信念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更包容,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成就。

当然,王掌柜也并不是说印尼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就一定更好,而是把印尼父母对教育超然的态度分享出来,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让他们在压力中“赶路”。与其把他们放在“同一条跑道”上竞争,不如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特别在当下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的大环境下,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不必把目光局限在国内或者发达国家,印尼等一带一路国家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从普拉博沃总统看印尼斋月文化

在印尼,斋月不仅是宗教仪式的重要时刻,更是社会凝聚力的体现。作为现任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托在 2025年斋月期间的公开活动,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印尼文化与政治互动的窗口。通过他与前总统佐科共进开斋饭带领内阁官员捐赠天课(zakat)等行为,我们可以窥见斋月如何成为印尼领导人...

0321出海东南亚落地印尼直播答疑

在本次直播中,王掌柜围绕出海印尼的各类话题展开深入分享,涵盖市场机遇、行业分析、落地实操等关键内容,为有意开拓印尼市场的人士提供全面指引。 印尼市场机遇剖析 当下,印尼在东南亚市场地位关键,其与越南并列为东南亚市场增量显著的国家。2000年以前,印尼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商业习俗成熟...

掌柜说:3月底印尼斋月避坑攻略

2025年3月底,印尼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开斋节,这同样也是全球穆斯林共同的节日。印尼作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对这个节日尤为重视,其重要程度如同中国的春节。在3月30号的前一周和后一周,即3月20号到4月10号这约20天的时间里,印尼全社会将进入放假模式。政府机构、学校、企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