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同居”一词,即没有合法婚姻关系而同居的情侣,在印尼越来越普遍。这种普遍发生在年轻人中的趋势经常受到关注,因为它被认为不符合该国的法律和宗教。年轻人决定与伴侣同居而不结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对人际关系和婚姻的看法发生了转变,不少年轻人把婚姻视为一件规范的事情,规则复杂。相反,他们将“同居”视为一种更纯粹的关系和一种真正的爱的形式。与西欧、北欧、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同,在崇尚文化、传统和宗教的亚洲,“同居”并没有得到法律承认。即使发生,“同居”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被认为是迈向婚姻的第一步。在印尼,2021年一项题为《同居不为人知的故事》的研究显示,“同居”在印尼东部更常见,那里的大多数人口都是非穆斯林。据国家研究与创新局(BRIN)专家研究员介绍,她研究所在地美娜多的夫妇选择与伴侣“同居”至少有三个原因,即经济负担、离婚程序过于复杂以及社会接受度。他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局(BKKBN) 2021年家庭数据收集(PK21)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苏拉威西省万鸦老市有0.6%的人口处于同居状态。在同居夫妇总人口中,调查时已怀孕的占1.9%,30岁以下的占24.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7%,失业的占11.6%,53.5%的同居夫妇从事非正式工作。
受“同居”影响最严重的当事人是妇女和儿童。在经济背景下,按照离婚法的规定,儿童和母亲的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同居关系中,父亲没有法律义务以赡养费的形式提供经济支持。当同居夫妇分居时,没有监管框架来管理资产和财务的分割、赡养费、继承权、确定子女监护权和其他问题。同时,从健康角度来看,“同居”会降低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问题。同居造成负面影响的许多原因是缺乏对伴侣的承诺和信任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PK21数据显示,高达69.1%的同居伴侣经历过咒骂形式的冲突,0.62%经历过分床、分居等更严重的冲突,另有0.26%经历过家庭暴力(KDRT)冲突。同居关系中出生的孩子也往往会经历成长和发育、健康和情绪障碍。由于非婚生子女的身份受到耻辱和歧视,甚至来自自己的家庭成员,孩子们可能会感到身份混乱,并感到不被认可,这使得他们很难将自己置于家庭结构和整个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