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深受印尼人喜爱的小吃起源于中国

起源于中国的许多中国特色菜现在在印尼很受欢迎,而且每种食品的背后都有独特而有趣的历史。

据各种史料记载,中国人自7世纪唐朝时进入印尼,那时他们登陆了爪哇岛。很多中国文化正在慢慢进入印尼,从传统仪式到中国对印尼群岛食物的烹饪的影响。

这一点从印尼的一些著名食品中可以看出,中国食品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到印尼。从各种来源报道,这里有一些独特的中国食品在印尼流传很长时间的历史。

1.油条

油条是印尼流行的街头小吃,这种来自中国的小吃历史悠久,曾被称为“炸鬼”(油炸桧)。

根据历史记载,油条据称是中国公民对12世纪一位将军去世的抗议形式(岳飞)。在宋朝,甚至有人提到油条象征着被炸的鬼魂,这是因为其细长的扁平形状。

在印尼,吃油条的居民分布均匀。例如,在中爪哇省的苏拉加达,油条通常与豆浆一起使用;在西爪哇省,油条被炸得酥脆,然后蘸上略带酸味的辣椒酱食用。

2.肉丸

肉丸(Bakso)是几千年前中国移民登陆印尼后出现的一道菜。最初,肉丸是来自中国的食物,当时出现在福建省福州,大约在17世纪左右的明朝末年。

与在中国使用猪肉加工肉丸不同的是,在印度尼西亚,肉丸通常使用牛肉制成。但许多人也用鸡肉、鱼、虾和水牛肉制作肉丸。

在印度尼西亚,有几个地区以肉丸菜肴而闻名。例如 Wonogiri、Solo 和 Malang。从这三个城市来看,整个印尼肉丸的发展正在迅速增长。

3.Bakpia
虽然被称为日惹的典型纪念品,但Bakpia(薄皮馅饼)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扁平的圆形小吃来自中国。

在中国,这种饼被称为“Tou Luk Pia”,意思是绿豆馅饼。而bakpia这个词本身来自中国福建方言,即“bak”这个词的意思是肉,“pia”这个词的意思是馅饼。它的字面意思是肉馅饼。

4.三角粽

Bakcang(三角粽)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物,由米饭或糯米与鸡肉,牛肉或猪肉馅制成,在印尼也非常常见。

5.望加锡牛杂汤

Coto Makassar(望加锡牛杂汤)由中国的美食改良而来。过去,印尼有中国商人到来,他们将当地食物与中国带来的香料结合在一起烹饪。据了解,烹饪Coto Makassar的香料大约有40多种,例如烛果、丁香、肉豆蔻、柠檬草、高良姜、胡椒、洋葱、生姜、白香菜、青柠叶、月桂叶、调糖、罗望子、肉桂、韭菜。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IndonesiaDaily

即时更新,为您报道最新的印尼资讯,看印尼尽在每日印尼indonesia-daily.com。

为您推荐

印尼最高法院推翻非法采矿案判决,被告获无罪宣告

印尼最高法院日前通过裁决,批准某矿业公司及其总监的司法复审(PK)申请,推翻此前关于非法采矿的有罪判决。该裁决维持了Ketapang地方法院的无罪认定,宣告被告所有指控不成立。 案件源于2024年4月另一家矿业公司的举报。复审方指控举报方公司实际由原复审方公司员工、中国籍人士操控,其通过非法手段获取采矿权,并涉嫌侵占公司矿区、盗用电力和非法使用爆炸物。 复审方早于2023年9月向矿业总局监察员举报,并于2024年3月向警方报案。复审方指出举报方的采矿许可证曾于2022年被投资协调委员会(BKPM)撤销,且该公司在行政诉讼中败诉,但其许可证异常恢复。他推测其意图利用复审方已有的隧道设施非法开采其矿区。 最高法院的PK裁决彻底推翻了之前的判决(原判复审方一年监禁和10亿盾罚款),恢复其全部权利并归还所有证据。此案彰显印尼司法系统对矿业纠纷的重新审视。

男子在清真寺休息竟被围殴活活打死

北苏门答腊省锡博尔加市大清真寺日前发生一起致命暴力事件,一名21岁男子因在清真寺内休息遭五名当地居民殴打致死。当地警局刑侦科主任证实,五名嫌疑人年龄分别介乎30至57岁。警方调查显示受害者头部遭受严重击打导致死亡。据警方发言人说明,施暴者与受害者互不相识,事件起因是施暴者反对外来人员在清真寺内休息。受害者被多人拳打脚踢,头部撞到台阶,甚至遭椰子投掷。目前所有嫌疑人已被羁押在当地警局刑侦部门接受进一步调查。

印尼女银行家入选亚洲最具影响力20位女企业家

美国《福布斯》杂志发布2025年亚洲最具影响力20位女企业家榜单,印尼CIMB Niaga银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ani Darmawan作为唯一印尼代表登榜。榜单成员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半导体、奢侈品零售等行业。 其中菲律宾Robinsons Land地产公司首位非家族女性CEO Mybelle V. Aragon-GoBio、马来西亚Sunway集团副主席Sarena Cheah(主导8.6亿美元市值企业海外扩张)、韩国新世界百货董事长Chung Yoo-kyung(推动本土美妆品牌增长)等均因突破性贡献入选。 63岁的Lani Darmawan自2016年执掌印尼第七大银行CIMB Niaga以来,带领这家马来西亚CIMB集团子公司连续四年刷新净利润纪录——2024年净赚6.8万亿盾,净利息收入达13.3万亿盾。 她优化贷款结构,将中小微企业及高利润零售贷款占比从2019年的39%提升至2024年的45%,推动该行股价在其任期内上涨约75%(同期大盘涨幅27%)。这位曾攻读牙科却转投银行业的资深人士,也是CIMB集团首位女性国家业务负责人。其他亮点人物包括中国台湾Wiwynn公司战略官Emily Hong(引领AI服务器需求暴增,公司上半年营收飙升166%)、泰国Kasikornbank首位非家族女CEO Kattiya Indaravijaya(掌舵泰国第三大银行,移动应用用户超2300万)、印度金融科技独角兽Oxyzo联合创始人Ruchi Kalra(七年来持续盈利,客户覆盖5万家中小企业)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