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人在开斋节期间通常穿着koko服饰,除了节日外,男性穆斯林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时也经常穿着该服装。有趣的是,尽管koko服装与穆斯林服装一模一样,但事实证明该服装起源于中国。印尼中华青年协会(IPTI)雅加达地区领导委员会高层表示,koko服饰源自中国人日常的thui khim服装,在客家话或者在普通话中应该是dui jin shan。至于koko服饰的名字,最初被认为是因为它以前的穿着者是中国的engko-engko,之后这个名字在印尼语中变成了koko服装。最初穆斯林服装类似于Surjan服装,也就是传统的爪哇服装,Surjan这个名字包含两个音节,即“su”和“ja”,意思是滑过胸部,因此这件Surjan服装的正面和背面长度相同。之后中国engko-engko登陆印尼时所穿的衣服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华人首次抵达印尼是在公元5世纪初,即414年左右。前往印度的华人滞留在爪哇,然后开始进行贸易。首先这种服饰十分合身,能够遮盖私密部位,很有礼貌,而且材质宽松舒适,所以适合印尼这样的热带气候。与此同时,华人在获得与欧洲人平等的地位后,也开始放弃thui khim风格的服装,之后华人更喜欢穿现代西服。自1911年荷属东印度华人协会成立以来,thui khim服装就开始被抛弃,男性华人可以穿荷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