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于国内的粮食产量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已经独立建国78年的印尼至今仍未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以下是印尼国内依赖进口的七大粮食商品:
第一是小麦,根据印尼面粉生产商协会的数据,每年的小麦进口量大约为1000-1100万吨,2020年印尼小麦进口量为1030万吨,其中主要来自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等地。国内企业将小麦加工成面粉作为制作方便面或面包的原材料,每年的加工总产能为1310万吨。由于小麦无法在印尼国内大规模种植,佐科总统指示用生命力更强的高粱来摆脱对进口小麦的依赖,农业部早前已经种植了1.5万公顷的高粱,今年计划将种植面积从4万公顷扩张到5万公顷;此外政府也呼吁民众转换饮食结构来减少对小麦的依赖。
第二是原料糖,2020年印尼进口原料糖530万吨,大部分来自泰国。国内工厂会将原料糖加工成冰糖或成品糖,为了抑制飙升的糖价,政府决定进口原料糖来提高商品附加值。2022年印尼食糖需求总量为648万吨,其中白冰糖为321万吨,精制冰糖为320万吨。而国内现有糖厂在过去五年的年产能仅为220万吨,未能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是大豆,2020年印尼大豆进口量为250万吨,因此寻找大豆的替代品成为摆脱依赖进口大豆、维持豆制品价格的重要方式。然而因为大豆的产量相对较低,农民更倾向于种植玉米,所以政府目前在楠榜省大力推广种植大豆,产量达到5000吨。
第四是玉米,2023年1月印尼玉米的进口量为9748万公斤,对比去年同期的123万公斤激增7792.81%,其中7075万公斤来自巴西,还有2123万公斤来自阿根廷。预计今年国内玉米产量为1684万吨,初步库存为329万吨,全年的市场需求为1644万吨。农民希望政府通过支持玉米储存和干燥管理来优先采购国产玉米;
第五是大蒜,截至今年6月9日贸易部已经签发了26.9万吨大蒜的进口许可,相当于总进口配额561926吨的48%。政府希望通过进口大蒜来压制持续上涨的价格,目前已经实现了17万吨的进口量,每月平均需求量为5.5万吨,而今年年初的库存量为10.2万吨,估计每年的消费量超过45万吨,近五年的消费量存在波动情况。
第六是肉类,2022年印尼进口牛肉225.6万吨,对比去年增长6.7%,也是近五年以来的最高记录,其中来自印度的牛肉最多,达到105.8万吨,几乎占进口总量的一半。国企部长日前表示,随着人口不断增长,预计到2035年牛肉的进口量可能会增加一倍,因此他希望与卡塔尔等国家合作发展国内食品工业来减少对进口肉类的依赖;
第七是大米,为了应对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旱季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稻米减产150万吨,政府制定了200万吨大米的进口配额,早前也与印度签订了进口100万吨大米的备忘录,不过随着印度实行暂停大米出口的政策,能否完成进口的目标仍不明确。